一、蛋白質的角色
根據衛服部「每日飲食指南手冊」建議,一般人應攝取合宜的三大營養素比例 : 蛋白質 10-20%、脂質 20-30%、醣類(碳水化合物)50-60%,腎功能正常的一般人可以用體重乘以0.8~1(公克),就是一天所需攝取蛋白質的量,但是注意唷,蛋白質在每一種食物中的含量也不盡相同,所以需更進一步的換算,便可得知從食物或營養中攝取了多少的蛋白質。蛋白質非常的重要,細胞的形成和生長都離不開蛋白質,若缺乏蛋白質,可能與出現肌少症、骨折變多、頭髮稀疏易斷、指甲變脆、皮膚發炎、水腫、傷口恢復慢、易感染、容易餓、情緒變化快等諸多症狀都有關係。身體合成蛋白質時,也需要有充足的熱量供應,若不足則蛋白質利用效率降低。受傷、疾病、緊張等特殊的生理狀況之下,蛋白質的代謝消耗增加,對蛋白質的需求也會增多。人體内的蛋白質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況,細胞内蛋白質不斷地依照生理需求而進行合成或分解作用。
二、高蛋白飲食
而高蛋白飲食的意思,是指每日攝取的蛋白質約為每公斤體重乘以1.5~2(公克),以體重80公斤的成年人為例,一天就是120~160公克的蛋白質。同時需搭配相對較高的熱量攝取,蛋白質才能有效被身體消化利用喔!
高蛋白質飲食的適用對象:
- 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、進食量不足
- 嚴重灼傷創傷
- 新陳代謝亢進或高分解代謝期
- 感染、外科手術前後
- 需要促進組織修復的孕婦產婦
- 欲修復或增加肌肉的健身者
- 中老年人
老年人的肌肉對低量的蛋白質、胺基酸反應更差,想要避免肌少症,不僅要加強阻力型運動的訓練,同時也要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的含量,堅持長期運動和健康飲食才能保持住肌肉的健康,每天每公斤體重吃到1.2到1.6克的蛋白質是適當的,同時還帶來控制食欲與體重的好處!
三、蛋白質怎麼吃才健康?
需要蛋白質飲食的狀況很多,在沒有肝腎代謝相關疾病的情況下,身體有較大負擔時都可以適量補充,而廣大的健身族群,為了達到增肌減脂的目標,也會有許多人選擇補充蛋白質,不過根據研究,身體可以用來增長肌肉組織是有限的,每天每公斤攝取1.6克蛋白質即到達上限,超過此攝取量的話對增肌並沒有更多幫助喔!同時,攝取碳水化合物也可幫助肌肉組織生長,不需要完全避免碳水化合物,均衡的攝取營養是較理想的。
還有一種方式是以基礎代謝率來計算,一公克蛋白質能產生4大卡,成年男性基礎代謝率每天1600大卡,其中20%由蛋白質獲得,即320大卡,80公克的蛋白質,這也是一種算法。

那麼,攝取這樣的蛋白質分量需要吃多少食物呢?首先需要有這樣的觀念:
- 蛋白質的來源比蛋白質的「量」還更重要:多攝取優質蛋白質(豆魚蛋奶類、堅果、雞胸肉等),並且分散在三餐攝取,不要在一餐之中大魚大肉。少吃豬肉、牛肉等紅肉,拒絕吃香腸、火腿、熱狗、肉乾、肉鬆、煙燻滷味等加工紅肉,從心血管保健的角度來說,食用植物蛋白質產生的LDL(低密度脂蛋白:與心血管疾病有關)較動物蛋白質來得少,平日飲食可以提高植物性蛋白質攝取的比例。
- 烹煮食物的方法影響甚大,帶有水氣的加熱方式例如煮、燉、川燙、或蒸等會比高溫乾式加熱健康。研究發現,攝取總量及肉類選擇相同時,喜歡高溫烹煮肉類者(油炸、煎烤、炭烤等)得到糖尿病的機會較高,就算選的是雞肉、非紅肉,也是一樣。另外攝取蛋白質的同時,也記得注意是否同時吃進太多熱量和糖分。
- 互補原則:細胞進行蛋白質合成反應時,就好像組裝電腦或汽車一樣,必需的零件缺乏任何一種就無法組裝,這就是必需胺基酸,如果任一種必需胺基酸不足,合成反應就會中止。而每樣食品所含必需胺基酸之中,最少的那一樣最容易不足,稱為限制胺基酸。植物性蛋白質大多屬於不完全蛋白質,有不同的限制胺基酸,單用一種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較差,如果搭配不同限制胺基酸之植物蛋白質,或是搭配動物性蛋白質同時攝取,就可以截長補短,增加限制胺基酸的含量,提升營養價值。
*註:判斷蛋白質是否優良,可視兩個指標:一是蛋白質含量,是指每一百克這種食物中蛋白質的重量。另一個是蛋白質的氨基酸評分,得分越高則說明胺基酸組合完整,蛋白質越容易被吸收和利用。
四、市面上常見到的乳清蛋白、分離蛋白、水解蛋白是什麼?
牛乳製造乳酪,提取大量的酪蛋白之後,乳清液體其實還含有許多營養,乳清蛋白即是從裡面濃縮提煉製成。乳清蛋白可大略分為「濃縮」、「分離」與「水解」三大類,若非運動選手,選用濃縮乳清蛋白就足以因應。濃縮乳清蛋白來為乳製品提煉,多以粉狀呈現,100克產品中,有80%為蛋白質,剩下20%為糖分。分離乳清蛋白則是把產品蛋白質佔比拉高到90%以上,但相對費用也比較昂貴。水解乳清蛋白使用者則以運動員居多,可在短時間增加肌力,提升運動表現。
上段文章提到植物性蛋白質與動物性蛋白質可搭配食用,例如大豆(包括黑豆、黃豆、毛豆等大豆家族)、豌豆及其他各種豆類營養價值非常高,不妨養成習慣三不五時吃些五穀雜糧及豆類,尤其素食者朋友們如果能以多樣化食物的飲食達到營養均衡的話,體能表現並不會比雜食者差呢!對牛奶過敏或乳糖不耐者、對花生或堅果過敏者、對小麥和大豆過敏者,則可以考慮食用豌豆蛋白,來補充蛋白質。
另外,如果有三高(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的朋友,以及其他特殊營養需求例如化療、洗腎等,更需謹慎閱讀營養品的成分標示,或是請教營養師、藥師,選擇最適合的補充品。小編也幫您把市面上常見產品的成分做出比較囉,請看以下這篇文章。
琳瑯滿目的營養補給品
小安的朋友生病住院開刀,小安想要帶個營養品去探病,來到藥局,林林總總許多奶粉奶水,不知要選哪一種,幸好熱心又專業的藥師小惠提供許多實用的知識,總算選定了適合的補給品。
小江和朋友忙碌工作之餘會上健身房鍛鍊體格,想攝取充足又優質的蛋白質,網路上許多蛋白粉不知哪種好,朋友突發奇想問:喝補體素可以嗎?
阿文的外婆年事已高,食慾不振,日漸消瘦,孝順的阿文很擔心,雞湯、青菜的營養密度根本不夠,於是來到藥局尋找營養品給外婆…
生活中,無論是自己或親朋好友,總是會遇到需要補充營養、補充蛋白質的時候,蛋白質的重要我們在上面有談過,那麼,到底營養品該怎麼選呢?除了仔細閱讀營養成分標示之外,最好能夠與營養師或藥師相談,計算每日各種營養素的攝取量,並且記得需要食用的人是否有三高慢性病或者肝腎疾病等情形,較能夠正確的選擇。小編這裡也整理了常見的營養奶粉奶水、蛋白質食品等簡單的比較表,最好還是可以到現場跟您的藥師或營養師詢問喔!
- 一般補充也可做為健身者補充營養用,但須同時注意熱量的攝取。
- 不建議以奶粉奶水做為單一營養來源。
品名 | 每100克/毫升蛋白質含量(公克) | 每100公克含糖量(公克) | 每100公克總熱量(大卡) | 每次食用份量(公克/毫升) | 素食可用 | 特殊配方 | 適合族群 |
捷銳豌豆分離蛋白 | 76 | 5.6 | 310.5 | 35 | 全素 | 一般、健身 | |
捷銳高蛋白餅乾(巧克力) | 30.5 | 22.5 | 513.3 | 24 | 奶素 | 乳清蛋白 | 一般、健身 |
益慎補1號前(奶粉) | 11 | 4.8 | 442 | 30 | 奶素 | MCT脂肪酸、大豆蛋白 | 洗腎前 |
完膳(罐裝奶水) | 3.6 | 1.2 | 96.8 | 250 | 奶素 | MCT、膳食纖維 | 一般、管灌 |
維奇β藻聚醣 | 27.6 | 16 | 441 | 40 | 奶素 | 藻油、麩醯胺酸、精胺酸、初乳、β-葡聚醣 | 癌症 |
維奇寶護(罐裝奶水) | 5.5 | 2 | 107 | 237 | 奶素 | 初乳、麩醯胺酸、BCAA、高鈣 | 一般、癌症 |
三多奶蛋白-S | 88.5 | 0.6 | 376 | 15 | 奶素 | 牛奶蛋白質、無乳糖 | 癌症、外傷、手術 |
三友康復元S強護 | 17.1 | 3.5 | 440 | 57 | 奶素 | 麩醯胺酸、精胺酸、MCT、β-葡聚醣、益生菌 | 中老年人、癌症 |
倍速 | 10 | 7 | 150 | 200 | 魚油 | 癌症 | |
倍力素 | 21.3 | 11.4 | 402 | 75 | 魚油、肉酸 | 癌症 | |
補體素優蛋白(不甜) | 5.4 | 0 | 84 | 237 | 奶素 | 麩醯胺酸、BCAA | 無乳糖、一般 |
納補瑞多植優 | 62.9 | 14.6 | 354.2 | 24 | 全素 | 大豆分離蛋白、伏苓萃取物、鈣、無乳糖 | 素食者、中老年人 |
維奇金優蛋白(罐裝奶水) | 4.6 | 1.7 | 100 | 237 | 奶素 | BCAA、精胺酸、鈣、MCT | 一般、健身、管灌 |
完膳穩健(奶粉) | 20 | 4.8 | 396 | 60 | 奶素 | 低GI、鉻、膳食纖維 | 糖尿 |
維奇鉻活力(奶粉) | 19.8 | 5.1 | 402 | 40 | 全素 | 苦瓜素、鉻、植物多酚 | 糖尿 |
葡勝納(奶粉) | 4.3 | 2.4 | 97 | 52.1 | 奶素 | 鉻、益菌生、低GI | 糖尿 |
下表中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列出來,讓想要攝取蛋白質飲食的人可以搭配以上的蛋白質攝取量計算方式,知道自己一天中應該攝取多少的蛋白質才能應付身體所需。請注意表中為「100公克」的食材,而非營養學中常說的「一份」,雞蛋一份為一顆,大約60~70克。
100公克食物名稱 | 蛋白質(克) |
白米 | 6.7 |
玉米 | 9.0 |
黃豆 | 36.3 |
綠豆 | 22.1 |
黃豆芽 | 11.5 |
綠豆芽 | 3.2 |
豆腐 | 4.7 |
地瓜 | 2.3 |
馬鈴薯 | 1.9 |
胡蘿蔔 | 0.9 |
大白菜 | 1.4 |
小油菜 | 1.2 |
空心菜 | 2.3 |
蕃茄 | 0.6 |
香蕉 | 1.2 |
鮮蘑菇 | 2.9 |
黑木耳 | 10.6 |
海帶 | 8.2 |
瘦豬肉 | 16.7 |
豬肝 | 20.1 |
肥瘦牛肉 | 17.7 |
肥瘦羊肉 | 13.3 |
雞 | 23.3 |
黃魚 | 17.6 |
草魚 | 17.9 |
河蝦 | 17.5 |
河蟹 | 14.0 |
雞蛋 | 14.8 |
牛乳 | 3.1 |
羊乳 | 3.8 |
看了這篇文章的人,也看了
瑞 昌 藥 局